一位四十多歲女性某天手舉高曬衣服,突然間肩膀傳來一陣刺痛,從那之後,只要肩膀的動作範圍大一點,就會出現肩膀痛或者感覺不順、卡卡的。但在小範圍的動作,肩膀都相安無事,然而,這長期受限的活動範圍已經對她的生活造成不便。平常上班只是坐辦公桌,也沒有發生撞到扭到,為什麼會受這肩膀痛的困擾呢?
肩膀痛常在手臂舉高時發生
常見造成肩膀痛的動作是把手往前舉到最高,例如:要拿高處的東西、伸懶腰,或者高舉超過肩膀的運動,例如:打羽毛球、游泳自由式、打排球等。
這類型肩膀痛的原因是,手高舉的動作過程,肌腱或軟組織在關節中受壓所誘發的疼痛。
若手臂往上舉的過程,肩胛骨沒有在正確的位置,肩關節中的肌腱(棘上肌)或者軟組織(滑液囊)則很容易在每次手舉起來的時候,被重複夾到、擠到,甚至造成肌腱受損,這就是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我們把肩關節的構造當成是一個高度會變的隧道(如下圖所示),隧道的屋頂是肩峰( 平常穿衣服肩線的位置),路面是肱骨頭(上手臂的骨頭表面),車子是肌腱和滑液囊,肩峰是跟肩胛骨相連的構造。

舉手的正常過程,其實隧道高度會降低,但車子是正常通行,但若配上肩胛骨的動作或位置不正確,會導致隧道的屋頂降低得更多,造成車子磨到屋頂,引起磨損,引發疼痛、肌腱損傷。
以為肩膀痛會自然恢復, 但未修正動作將埋下其他傷害可能性
很多病人最初會以為自己是五十肩,但其實這樣的疼痛模式並不是五十肩的型態。另外,有些人會認為這樣的肩膀 痛,多休息會自然康復,但休息恢復的是軟組織夾到的發炎,而不正確的肩胛骨動作與位置,還是從未調整矯正。
沒有改善的動作與結構,會一而再地引起肌腱發炎,甚至重複的磨損會導致肌腱損傷。有些伴隨著年紀的增長,會進而激發成次發性五十肩,讓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延伸閱讀:次發性五十肩)
調整肩胛骨回到正確位置,強化對的肌肉,讓手臂上舉沒問題,才是肩膀痛的治本方法!
以下分享兩個肩胛骨運動
本文列出的肩胛運動,有助於常見的肩胛不良姿勢矯正,但每個人肩胛姿勢不良的情況可能不同,若練習運動時有肩膀痛的感覺,表示這個動作不適合,請立即停止,並尋求醫療人員協助。個別評估之後,調整為適合的練習動作,才會有所幫助。
1.伸展前胸
以伸展右側為例,將右手貼牆,身體往左轉動,感覺右邊胸部緊繃,停留約15–20秒,重複3次。


2.肩胛肌群訓練
強化背部肩胛肌肉(下斜方肌),讓肩胛骨在動作過程,以正確的節律配合手臂上舉。一組10下,一天三組。

以上的運動提供參考。若在施行時,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動作並尋求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
參考資料:
Cools AM, Declercq GA, Cambier DC, Mahieu NN and Witvrouw EE. Trapezius activity and intramuscular balance during isokinetic exercise in overhead athletes with impingement symptoms.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07a; 17: 25–33.
Borstad JD. Resting position variables at the shoulder: evidence to support a posture-impairment association. Physical therapy 2006;86:5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