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的物理治療,通常包含俗稱「回家功課」的治療性運動指導,之所以稱「回家」,是因為這些運動多半在家裡即可完成,稱「功課」,是因為需要靠自己主動練習,別人幫不上忙。
正如學校裡每個班級都有勤奮努力的學生,不僅準時交作業,還積極地預習複習,同樣也會有不愛念書的學生,寫作業如受折磨能躲則躲,教過的內容記不住,跟不上老師同學的進度。醫療現場遇到的個案,也可以粗分為一群認真的、一群普通的、和一群需要特殊關懷才能勉強跟上進度的。遇到認真或高階的個案,可以跟他說明更多原理機轉,或者進行進階練習,他會覺得收穫豐富,而不是混亂挫敗;遇到需要特殊關懷的個案,可能要把普通的治療性運動改得更簡單,寧可犧牲部分效率,也比完全零執行零成果來得強。
回家功課有目的,招式彈性變化多
回診時,治療師若能聽到個案對於回家功課的回饋,對於整體治療的進展會很有幫助。如果都做得很順利,檢查動作也沒問題,也許會進到下一階段。如果沒有做,不妨一起來探討原因,尋找增加執行率的方式,例如因為忘記內容,下次可以在治療時用手機錄製居家運動;因為沒有器材場地,那就退而求其次,先用手邊有的工具,或者換個目的相似的動作;因為一躺下就睡著,可以嘗試設計其他姿勢下的練習;因為忘記或懶惰的話,可以把居家運動加在每天的例行公事前後,例如先做完功課再去刷牙;因為功課太多或太難,也可以調整為能夠負荷的份量和程度,先求有再求好。
治療追求的是比現狀進步,提升身心的健康,過程固然需要付出一些努力,通算淨值總不該是壓力與挫敗。孔子的「因材施教」完全適用於物理治療領域,功課做不好也許是方法不契合,如果在居家運動遇到困難或疑問,請大方地提出來和治療師討論,一起激盪出更好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