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知, 腦中風

中風後為什麼一定要做復健運動?運動對大腦修復的4個關鍵作用

認識腦中風,了解中風復健運動的關鍵作用,快速掌握動作恢復的節奏。

本篇關鍵字:中風、中風復健、神經物理治療

文章主題如下:

  • 中風是什麼?
  • 中風為什麼會影響運動能力?
  • 復健運動如何幫助大腦修復?
  • 結論:運動是中風復健的關鍵,不可忽視!

中風是什麼?

中風(腦中風)是指大腦的血液供應突然中斷,導致腦細胞因為缺氧而受損或死亡,進而影響身體的各種功能。中風的主要症狀是「半側偏癱」,也就是身體的左半邊或右半邊會受到影響,可能包含感覺缺損、動作損傷或兩者都有。通常中風之後許多生活功能會受到影響,例如無法獨自轉位、平衡不佳、無法行走、手部精細動作障礙或是吞嚥困難等等。因中風的腦區不同,有些人可能還會合併有認知受損、語言障礙或情緒問題等。中風主要分成兩種類型:

缺血型中風

缺血型中風約占腦中風的四分之三,由於腦部血管因為血栓阻塞,導致血流受阻。缺血型中風可以再細分為,腦血栓和腦栓塞。

  • 腦血栓使指腦部自己產生的血塊脫落變成血栓,血栓流到腦中的某個區域塞住了血管,造成腦細胞因為缺氧而受損或死亡。
  • 腦栓塞是指腦血管被血液從腦部以外其他地方帶來的其他雜質堵住,進而造成腦細胞的受損或死亡。

出血型中風

出血型中風約占腦中風的四分之一,由於腦部血管破裂,造成腦內出血。出血型中風的成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腦部小血管因為硬化病變導致血管彈性變差,進而造成血管較為脆弱,容易破裂,這類型常與長期高血壓有關。另外,動脈瘤的破裂常會造成比較嚴重的腦出血,這是致死率最高的腦中風類型。

中風為什麼會影響運動能力?

其實大腦就像是一台精密的電腦主機,透過運動神經連結到肌肉,當接收到正確的訊號,肌肉才會產生動作。人體感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時,我們的感覺神經也會回傳訊號給大腦進行感覺訊息的整合分析,當大腦訊號解讀錯誤,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感覺。所以當控制身體一切的主機(大腦)壞掉了,會將傳遞回來的訊號解讀錯誤,或是傳遞異常的訊號出去,嚴重影響個案的感覺或動作功能,進而影響生活功能。

復健運動如何幫助大腦修復?

雖然中風後部分的腦神經損傷是不可逆的,不過人體的大腦內其實有好幾億個神經元,然而並非全部的神經元都會被我們的大腦拿來利用,透過重新學習動作和大量重複的練習,我們可以把受損區域周圍原本沒有用到的腦神經元叫起來工作,接管部分受傷區域原本支配肌肉的功能,而這就是所謂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讓我們來看看復健運動是如何影響我們大腦的內在吧!復健運動主要會讓大腦有以下作用:

  1. 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分泌
    • 復健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這個營養因子是促成神經可塑性、腦血管新生和腦神經修復的關鍵。
  2. 促進神經可塑性的發生
    • 正確且適當的復健運動,可以利用神經可塑性,幫助大腦神經元重新組織連結,學習如何控制肌肉,並且透過大量練習來優化動作。
  3. 促進腦內血管的新生
    • 復健運動可以促進腦內血管運動反應以及血管的新生,讓腦部血管恢復,使大腦得到足夠的氧氣與養分。
  4. 降低大腦的發炎反應
    • 透過復健運動,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幫助大腦代謝發炎物質,加速修復的過程。

透過運動可以促進這些在大腦內在的變化,雖然一開始我們從外在看不到這些作用,但藉由每一次運動訓練的累積,都可以讓大腦有多一點點的進步,進而改善我們整體的動作表現,恢復生活品質。

想要多了解更多關於中風復健的資訊,還可以點這篇<中風後怎麼復健?從大腦訓練起!>

結論:運動是中風復健的關鍵,不可忽視!

雖然我們常常聽到,中風後的黃金恢復期是發病後的3到6個月,但並非超過這段黃金期就停止恢復了,正因為復健運動可以刺激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分泌,促進神經可塑性的發生,因此透過持續的復健運動,仍然可以看到進步。對於中風個案來說,每次運動都是給予大腦「重新學習」的機會,藉由大量的練習和修正,優化動作的品質,進而提升中風個案自主生活的能力。不論是個案本人或是家屬都應該積極參與復健,幫助大腦發揮最大的恢復潛能!

若您或是身邊親友有中風復健的疑問或需求,歡迎預約諮詢中風復能運動門診

詳情請洽 全星物理治療所

電話: (02)2599-4881,或加入官方Line ID: @nebula22,專人為您服務。

圖文/張立萱物理治療師

參考文獻

Mang CS, Campbell KL, Ross CJ, Boyd LA. Promoting neuroplasticity for motor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genetic variation o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hys Ther. 2013 Dec;93(12):1707-16. doi: 10.2522/ptj.20130053. Epub 2013 Aug 1. PMID: 23907078; PMCID: PMC3870490.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