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帕金森氏症常見的治療方法,以及瞭解有效延緩症狀,改善生活品質的物理治療介入面向。
本篇關鍵字:帕金森氏症、帕金森運動、神經物理治療
文章主題如下: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以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常見的動作症狀包含:動作遲緩(Bradykinesia)、僵硬(Rigidity)、震顫(Tremor)以及姿勢不穩(Postural instability)。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目標為:緩解症狀、加強動作功能、提升生活品質以及延緩帕金森氏症的疾病惡化。雖然尚未有完全治癒的方法,但目前仍有多種方式讓帕金森氏症個案可以與疾病和平共處。以下是幾種主要的帕金森氏症治療方法,幫助個案更全面地瞭解疾病及其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帕金森氏症最為主要的治療方法,目的為補充或模仿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是帕金森氏症個案大腦中缺少的神經傳遞物質。
臨床常見的藥物如下:
- 左旋多巴(Levodopa, L-DOPA):左多巴是最常用且有效的藥物,能轉化為多巴胺,補充大腦內缺乏的多巴胺,如美道普(Madopar)、心寧美(Sinemet)、瑞多寧(Numient)等。
- 多巴胺作用劑(Dopamine Agonists):模仿多巴胺以刺激大腦中的多巴胺接受器,以代替大腦內不足的多巴胺,如樂伯克(Mirapex)、力必平(Requip)、協良行(Celance)等。
- 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MAO-B inhibitors):抑制多巴胺在大腦內的代謝,延長多巴胺的作用時間,如巴可癒(Parkryl)、阿茲列特錠(Azilect)、律莎錠(Rakinson)等。
- 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酵素抑制劑(COMT inhibitor):須與左旋多巴藥物併用,延緩多巴胺的分解,延長左旋多巴的作用時間,如諾康停(Comtan)等。
- 其他藥物包含抗乙醯膽鹼藥物(Anticholinergic agents)或阿曼他丁(Amantadine):安易能(Akineton)、顫立靜(B.H.L.)、麥斯克(PK-Merz)等。

在藥物治療方面,除了瞭解藥物本身的功能,也需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含:口乾、噁心、頭暈或低血壓,如有發生嚴重副作用需與醫師討論如何調整用藥計劃以最小化這些不適。
手術治療
隨著疾病進展,左旋多巴隨著服用時間的增長而效果衰退,甚至出現明顯的開關現象,或是藥物引起造成行動不良的副作用,像是異動症(Dyskinesia),進而嚴重影響帕金森氏症個案的生活品質,此時可以考慮在專業醫師的評估之下接受手術治療。
以下是兩種主要的手術方法:
深部腦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一種侵入式手術,將電極植入腦部特定區域,透過電流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研究指出,DBS對於部分患者能有效降低多巴胺藥物的使用量,並改善運動症狀。然而,並非所有的患者都符合手術條件,因此需要專業的臨床醫師做完整的評估和診斷,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燒灼破壞術(Lesion procedure):包括丘腦燒灼術和蒼白球燒灼術,透過破壞腦中皮質下核小區域內不正常的細胞活性改善動作障礙,此為不可逆手術,且風險較高,目前較少使用。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在帕金森氏症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透過有針對性的運動訓練,可以提升個案的整體健康狀況。不僅改善運動功能,還可以幫助改善便秘、減少焦慮和憂鬱等心理症狀或改善睡眠品質,減少疲憊感等。研究顯示,定期的物理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對於延緩疾病進程至關重要。
以下是物理治療可以幫忙改善的運動功能表現:
1. 改善動作緩慢
動作緩慢是帕金森氏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個案常常感覺動作變慢、反應遲鈍。物理治療師會設計一些特定的運動計劃,如大動作訓練或步態訓練,幫助個案恢復正常的動作速度。
2. 增強肌力耐力和靈活性
帕金森氏症個案常會感到肌肉僵硬,耐力下降和關節角度受限,影響運動的強度、範圍和靈活性。物理治療師可以利用彈力帶和啞鈴等設備,以漸進的阻力訓練幫助個案增強肌力。跑步機或是腳踏車進行有氧訓練加強肌耐力或心肺耐力。伸展運動幫助改善肌肉僵硬或關節角度受限等症狀。
3. 提高平衡和協調性
帕金森氏症個案常伴隨著姿勢不平衡、平衡反應能力和協調能力變差,使跌倒風險增加。物理治療師會設計專門的核心訓練、身體控制訓練、平衡訓練和敏捷度訓練幫助個案增強核心、姿勢控制、平衡和協調能力,透過訓練加強個案對自身的平衡信心,讓日常生活變得更獨立。
4. 改善步態和行走能力
帕金森氏症個案的步伐往往會變得比較短,出現小碎步,雙手的擺動變少,並且伴隨著步態不穩,甚至遇到凍結步態或轉彎困難的問題。物理治療師可以使用視覺提示、聲音提示或是節奏訓練,幫助個案提高動作的流暢性和速度。透過步態訓練以及教導解凍策略,讓個案遇到狀況時也可以不驚慌,幫助自己順利跨出步伐,加強自信心。
5. 增進日常生活功能
物理治療可以幫助個案改善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能力,例如翻身起床、坐立、爬樓梯、穿衣褲等。有助於提高自我照顧能力,從而增強個案的自我照顧能力。
6. 改善認知功能
隨著帕金森氏症的疾病進展,可能會影響個案的認知功能,造成個案在行走時無法一心二用,進而增加跌倒風險。雙重任務訓練即是讓個案練習同時執行兩項任務,像是邊行走邊算數學,或是邊行走邊拿著裝水的水杯而不灑水出來。透過雙重任務訓練提升個案大腦同時處理不同任務的能力,讓行走不再需要耗費所有的注意力。

物理治療對於帕金森氏症個案來說非常重要,透過運動可以改善動作能力,延緩病情進展,並提高日常生活的獨立性。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每位個案的具體情況,制定個別化的治療計劃,以實現最佳的效果。
語言治療
有些帕金森氏症個案可能會遇到言語方面的困難,像是聲音變小、語速或語調異常、發音不清楚、語言流暢度下降或是吞咽困難。這時可以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訓練和建議。透過適當的治療和練習,可以改善個案的語言或吞嚥能力,不僅可以增加有效溝通,減少嗆咳的發生,還能增強個案在社交場合的自信,讓他們感受到更高的生活滿意度。
總結
面對帕金森氏症,我們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透過藥物搭配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控制症狀,進一步改善生活品質。面對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不面對而錯過了及時的治療,且運動越早開始效果越好。藉由定期的物理治療訓練,帕金森氏症個案可以在病程中保持穩定的生活狀態。讓我們一起在專業醫療團隊的協助下,根據個別化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一步一步奪回身體的主控權!
若您或是身邊親友有帕金森氏症運動的疑問或需求,歡迎預約諮詢帕金森運動門診
詳情請洽 全星物理治療所
電話: (02)2599-4881,或加入官方Line ID: @nebula22,專人為您服務。
參考文獻:
Langeskov-Christensen M, Franzén E, Grøndahl Hvid L, Dalgas U. Exercise as medicine in Parkinson’s diseas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24 Oct 16;95(11):1077-1088. doi: 10.1136/jnnp-2023-332974. PMID: 38418216.
Ernst M, Folkerts AK, Gollan R, Lieker E, Caro-Valenzuela J, Adams A, Cryns N, Monsef I, Dresen A, Roheger M, Eggers C, Skoetz N, Kalbe E. Physical exercise for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3 Jan 5;1(1):CD013856. doi: 10.1002/14651858.CD013856.pub2. Update i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4 Apr 08;4:CD013856. doi: 10.1002/14651858.CD013856.pub3. PMID: 36602886; PMCID: PMC9815433.
想多暸解帕金森氏症的話可以參考以下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