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知

認識脊椎側彎

認識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簡介

脊椎側彎初步分為「功能性脊椎側彎」以及「結構性脊椎側彎」。

功能性脊椎側彎可能因為下肢骨骼排列不良或肌肉張力不對稱而導致,但只要消除特定原因就可以改善。

結構性脊椎側彎通常是由多因素病因綜合而成,當中約有20%側彎病例是由於其他病理引起的次級側彎,其餘80%多屬於特發性脊椎側彎,其起源不明。

脊椎側彎的嚴重程度與影響

目前台灣在12-14歲生長階段脊椎側彎盛行率為1.2%,且女性好發於男性。

而一旦生長期結束時脊柱側彎之COBB角度介於30°到50°之間,則成年後生活中會存在更高的健康問題風險,例如有外觀形變(100%)、生活質量下降(91%)、背痛(87%)或肺功能下降、活動表現下降等問題。

COBB角度量測法

COBB角度SOSSORT 2016指引分類等級
20度內
21-35度中度
36-40度中度至嚴重
41-50度嚴重
SOSSORT為「國際脊椎側彎矯形與復健治療學會」

脊椎側彎角度演進過程

脊椎側彎演變中主要受到誘發事件引起,可能原因廣泛:如有先天骨骼系統問題、神經疾病或僅因肌肉失衡都可能誘發,而隨著受到「重力」或如駝背等使椎體出現不同程度的壓力,最終導致椎體旋轉型變,最終出現椎體型變以至於整體軀幹亦型變。

脊椎側彎的X光片

有關脊椎側彎諮詢與治療詳情請洽 全星物理治療所

電話:(02)2599-4881,或加入官方Line ID: @nebula22,專人為您服務

文/潘宣任物理治療師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