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走路膝蓋一直往後頂?常見的5個「膝過度伸直」問題解析

瞭解中風(腦中風)後膝蓋過度伸直的可能原因、潛在風險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法,讓走路變得更自然更好看。
本篇關鍵字:中風、中風復健、膝過伸、步態訓練、神經物理治療
文章主題如下:
- 常見問題一、為什麼中風後走路會膝過伸往後頂?是正常的嗎?
- 常見問題二、膝過度伸直會不會讓我更容易跌倒?
- 常見問題三、膝蓋一直往後頂會不會傷到膝蓋?要戴護膝?
- 常見問題四、膝過度伸直走路的方式可以改善嗎?大概要多久?
- 常見問題五、怎麼改善膝過度伸直?
- 結論:別忽略膝過度伸直的問題,它不只是小問題!
「治療師,我走路的時候為什麼膝蓋會一直往後頂?」這句話是許多中風個案在復健過程中常常提出的疑問。這種走路時膝蓋在支撐期(Stance phase)不自然往後頂的現象,稱為「膝過度伸直(Knee hyperextension)」,不僅會影響中風個案走路的穩定性,長期下來更可能造成膝關節磨損或增加跌倒風險。本篇文章以中風個案最常詢問的5個關於膝過度伸直的問題出發,幫助你瞭解中風後發生膝過度伸直的原因、潛在風險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常見問題一、為什麼中風後走路會膝過伸往後頂?是正常的嗎?
答:不是正常的。平時我們的膝蓋在走路時應該是「穩定地微彎」,在身體往前推進時維持穩定支撐的能力。
中風個案容易出現膝過伸的狀況,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 整體下肢肌力不足:下肢肌力尚未恢復到一定程度下,身體為了在走路時避免跌倒或彎膝不穩,自然找到了「鎖膝」的方式維持穩定。
- 大腿前後側肌力不平衡:大腿後側的膕繩肌(負責彎曲膝蓋)肌力不足,而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又過度用力,導致膝蓋被拉往後頂。
- 髖關節問題:中風後長時間坐輪椅的情況下,造成髖關節長期維持在髖屈曲的姿勢(髖屈肌緊縮)加上臀肌無力,使髖關節活動度不足或肌力不平衡,導致中風個案出現膝蓋往後頂的代償。
- 踝關節問題:腳踝因為下肢伸直張力(extensor tone)太強、踝關節活動度不足或是腳踝背屈肌和蹠屈肌的肌力不足,無法有效控制腳踝著地角度,也會影響膝蓋的穩定,進而造成膝過伸。
- 感覺喪失或遲鈍:中風後造成本體感覺受損,讓個案難以感覺自己膝蓋的位置,導致無意識地鎖住膝蓋。
所以,膝過伸不是「正常的恢復」,而是中風後身體正在用「最省力」的方式努力讓自己走得動走得穩的一種現象。每位中風個案膝蓋往後頂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樣,甚至合併了不只一個原因在內,因此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步態評估再進行對症下藥的步態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常見問題二、膝過度伸直會不會讓我更容易跌倒?
答:會。很多中風個案以為「膝蓋鎖住」就比較穩,不會跌倒。但事實上,膝過伸反而會讓你更容易跌倒,特別是在轉彎、下坡、踩到不平穩地面的時候。
中風後,膝過度伸直反而增加跌倒風險有以下幾個原因:
- 膝過度伸直會讓整條腿變得「僵硬」,缺乏緩衝與彈性。如果突然遇到需要立即調整姿勢的狀況(例如踩到不穩平面),膝蓋來不及彎曲反應,容易使整個人失去平衡。
- 過度依賴膝蓋鎖住支撐,會讓身體重心的轉移更不順暢,不只提高跌倒風險,也會拖慢重心在兩腳之間轉換的速度,影響步長、步態對稱性以及整體走行速度。
因此,雖然膝過伸表面上「看起來穩」,實際上是提高跌倒風險的危險訊號。

常見問題三、膝蓋一直往後頂會不會傷到膝蓋?需不需要戴護膝?
答:長期膝過伸可能會造成傷害,也不建議長期戴護膝。
長期膝過伸只是讓關節處於骨頭卡住骨頭的位置,缺乏肌肉幫忙出力穩定關節的作用,容易導致:
- 膝關節後方的韌帶與關節囊鬆弛,進而造成膝關節更不穩定
- 軟骨過度磨損,甚至提早退化
- 走路時膝關節疼痛、積水、無法久站或上下樓梯
有些人為了避免疼痛或為了讓膝關節感覺更穩定而選擇戴護膝,然而護膝無法從根本解決膝關節動作控制不佳的問題,長期使用反而讓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更依賴護膝提供的穩定性,降低肌肉自主出力穩定的能力。正確的改善方法應該是,瞭解自己膝蓋一直往後頂的原因,透過適當的動作控制訓練,改善行走時膝關節的控制能力。

常見問題四、膝過度伸直走路的方式可以改善嗎?大概要多久?
這是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答案是:有機會改善,但需要時間、耐心與毅力。
膝過度伸直的改善效果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
- 中風後的時間長短:越早發現、越早介入,改善的空間就越大。
- 中樞神經恢復狀況:每位中風個案神經功能損傷程度不同、身體狀況不同、恢復程度不同,進步速度也會不一樣。
- 是否持續訓練:神經的可塑性是靠「大量且重複的練習」來建立的,除了在物理治療師上課的當下訓練,回家後持續的執行治療師給的居家功課更是關鍵。
- 是否有專業協助: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針對性指導,比單靠自己做更有效率。
有些人在幾周或幾個月內就有明顯改善,也有些人需要更長時間,然而只要開始了並且方向正確,就會慢慢往更自然、更穩定的步態靠近。

常見問題五、怎麼改善膝過度伸直?
答:中風個案改善膝過伸的關鍵除了加強肌力和拉筋以外,更重要的在於後續「整體動作控制」的訓練。建議的訓練之前先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出現膝過度伸直的原因,再著手改善。以下舉幾個常見原因的對應改善方法:
- 針對整體下肢肌力不足:
- 強調臀肌和股四頭肌的肌力訓練,讓個案有足夠肌力支撐自身體重。
- 針對大腿前後側肌力不平衡:
- 強調誘發大腿後側肌群,以達到大腿前後側肌力的平衡。
- 針對髖關節問題:
- 強調髖關節活動度正常化(尤其髖屈肌的拉筋伸展),以及加強髖伸直肌群(例如:臀肌)的肌力。
- 針對踝關節問題:
- 降低踝關節的伸直張力(extensor tone),增加踝關節背屈的活動度以及加強腳踝背屈肌和蹠屈肌的肌力。
- 針對感覺喪失或遲鈍:
- 強調本體感覺訓練,幫助個案更有效感受與控制膝關節的位置。
每位中風個案會出現膝過度伸直的原因可能都不同,甚至合併了不只一個原因在內,建議請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個別評估與訓練計畫設計,更能夠有效學習正確的步態模式。

結論:別忽略膝過度伸直的問題,它不只是小問題!
膝過度伸直雖然看起來只是走路時的一個「小動作」,但它背後反映的是整個下肢控制能力的失衡,是中風後代償機制的表現。很多人以為,只要多練習走路,就會走得越漂亮越正常了,事實上,沒有經過適當動作控制訓練的矯正,身體只會越來越習慣錯誤的動作型態。所以越早發現問題,越早開始訓練,走路就能越安全、越自然。
若您或是身邊親友有中風復健的疑問或需求,歡迎預約諮詢中風復能門診
詳情請洽 全星物理治療所
電話: (02)2599-4881,或加入官方Line ID: @nebula22,專人為您服務。
想了解更多關於中風復健的資訊,可以繼續閱讀這幾篇文章:
<中風後為什麼一定要做復健運動?運動對大腦修復的4個關鍵作用>
<中風後,家人可以幫忙做哪些被動關節運動?做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參考文獻
Cooper, A., Alghamdi, G. A., Alghamdi, M. A., Altowaijri, A., & Richardson, S. (2012). The relationship of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and knee joint hyperextension during the stance phase of gait in hemiparetic stroke patients. Physiotherap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7(3), 150-156.
Geerars, M., Minnaar-van der Feen, N., & Huisstede, B. M. (2022). Treatment of knee hyperextension in post-stroke gait. A systematic review. Gait & Posture, 91, 137-148.
Li, W., Li, T., Xi, X., Zhang, R., Sun, W., Zhang, D., & Gong, W. (2023). Does higher knee hyperex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fect lateral and medial meniscus volume in the paretic leg?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Sports Science,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15(1), 4.
Okada, K., Haruyama, K., Okuyama, K., Tsuzuki, K., Nakamura, T., & Kawakami, M. (2024). Categorizing knee hyperextension patterns in hemiparetic gait and examining associated impairme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 Gait & Posture, 113, 18-25.